[台北] 山間倉房 日式蔬食料理|食的藝術體驗,品味懷石料理

本篇文分享中和烘爐地山下的「山間倉房 – 日式蔬食料理」。

歡迎大家引用本篇內容,只要有做連結回來即可!

第一次吃懷石料理是在鈺善閣,當時只覺得一道道精緻料理送上桌很有儀式感,也只說得出好不好吃、自己有沒有喜歡跟吃了幾分飽。

後來跟小象聊起懷石料理,才知道原來懷石料理學問多多。從懷石料理的起源、用餐環境、食材的運用到料理師傅的手藝、料理擺盤和餐具的使用、用餐順序和方式等等都有其用意,也許台灣並不像日本那麼講究,更多的只是吃味道,但一道道少量精緻的料理給了我們一個半小時去品嚐,有很多時間可以回過頭來思考,從中去感覺食物之外的事情,體會懷石料理的飲食哲學,享受充分體現日本文化美學的懷石料理~

 

「懷石」一詞的起源

其中一種說法和道德經的「是以聖人被褐懷玉」有關,意思是聖人麻布粗衣但品德高尚。
另一種說法則與和禪宗文化有關,修行的僧人只能吃少量餐食,為了抵抗飢餓感,而將加熱後的石頭抱於懷中。

原本懷石料理只是果腹的簡樸點心,多為素食,後來與茶道文化結合,茶會主人為了不讓客人空腹喝茶,於是準備了一汁三菜的料理招待,又稱作茶懷石。隨著時代演變,許多皇室貴族等身分尊貴的人也參與茶會,招待的料理也從簡單樸素轉為高雅、精緻,至今的懷石料理已經不限於茶道,而是一種高級的日本料理。

料理形式

少量、多種菜色、重視季節感,以當季食材製作新鮮料理。

用餐禮儀

懷石料理餐廳和茶會不一樣,不用太在意細節,不過還是能大概了解基本禮儀。假如餐廳需要脫鞋子,請穿著襪子不要光腳,也不要噴太濃的香水影響食物味道,注意戒指別傷到食器。
如果是在和室用餐,那需要注意的禮節又更多了,讓我想起我們這一家動畫中的花媽禮儀教室,從和室進門到坐下方式都有傳統規定,真是複雜呀。

用餐方式

又大又重的碗置於桌上,用手扶著吃。小於手掌的碗則一手端起、慣用手拿筷子吃。如果料理會滴湯汁,可以將料理夾到小盤子再端起來吃。
按照上菜的順序用餐,如果正在吃的料理還沒吃完,可是下一道料理上桌了,就先品嚐一口新上桌的料理,再繼續吃原本的。品嚐之前可以先聞食物香味。

板前

能看著師傅料理的座位。「板前」一開始的意思是廚房裡放砧板的位置、在砧板前料理食物,現在的板前也指「日本料理師傅」,常看到師傅在客人面前料理。

餐廳環境

每間餐廳的上菜順序稍有不同,但是基本形式不變。安靜、緩慢的細細品味食物,從前菜、湯品、燉菜、米飯⋯到甜點,少量、精緻、多種菜色。不同店家的料理內容和菜色數量不一樣,有些還會創新加入西式風格。

料理

第一道是富含膠質的海藻類前菜,照片拍得不好就沒放上來了,第二道是南瓜濃湯。

山藥蘋果醋~

天使的髮絲義大利細麵,吃之前先拌一下,這道我很喜歡想再多吃一些~

烤有機玉米筍,把葉片剝開來~能吃到原味跟味噌風味,味道很棒。

丸子是猴頭菇製作,帶點麻油香氣。

口味較重的豆包料理,咬起來酥酥軟軟味道很香,可以搭配檸檬飲。

米餅與香椿夾起來吃~

鹽滷豆腐,可以先吃原味再沾芥末。芥末若直接放進醬油中會影響香氣和辛辣度,所以建議不要混在一起。

底下有馬鈴薯跟山藥泥,撈起配著湯一起吃。

壽司,從味道清淡的一端開始吃到重口味,還有桂花薑和牛肝菌湯。

我是當月壽星,店家招待壽麵~

最後的點心黑糖葛粉、鳳梨、葡萄。

餐廳在道路上來右手邊,裡面有停車位的建築內。

好多竹子呢!

深坑老街散步、左先生咖啡時光

用完懷石料理後,我們到深坑走走逛逛,著名的臭豆腐沒吃,買的是三峽金牛角跟碧螺春蛋捲~大樹旁有深坑德福素食廟口麻辣臭豆腐

回程途中在左先生咖啡Dousun Cafe休息。

點了兩杯耶加雪菲,水洗的味道會比較酸。

這天剛好冬至,老闆特別招待煮好的熱湯圓,花生和芝麻口味加上紅豆,冷冷的天吃了暖胃又暖心,謝謝老闆~我們離開前還買了烤布蕾跟咖啡純戚風蛋糕,不到一百元的價格真是便宜呀!

山間倉房 日式蔬食料理

 地址  新北市中和區興南路二段399巷124號
 電話  02-2940-6616
 營業時間  11:30-14:30 / 18:30-21:30

山間倉房 FB

Facebook 留言

發表留言